• 500国际





  • 搜索
    骨科耗材集中采购 ,下一个“突围点”来了

    发布时间 :2022-01-07 浏览次数:604

          近日,运动医学领先企业“天星博迈迪”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。本轮融资由 orbimed(奥博资本)领投 ,3w partners 跟投,现有股东君联资本继续追加投资 。

     
      2021年 ,骨科集采常态化 ,市场风起云涌 。集采后在创伤 、脊柱 、关节等红海市场中分蛋糕难度加大,技术壁垒高、市场增长快、玩家较少的运动医学也因此备受青睐 。更多企业和资本将眼光投向运动医学领域,挖掘第二增长曲线。
     
      运动医学市场不断扩容,2021年规模将达39亿元
     
      运动医学源于骨科创伤学,由于运动创伤处理的问题都与运动有关,在发病规律、诊断和治疗原则、预后等方面又与普通创伤骨科有所不同,为了更好的处理运动性损伤,才将运动医学从骨科中分离出来 。
     
      无论是在全球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,运动医学当前都处于快速增长阶段。据统计,全球运动医学的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超过90亿美元 ,年平均增速接近8% 。
     
     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健身意识的提高,运动人数显著增长,运动医学市场也不断成长扩容。且疫情催生人们对于运动与健康领域的重视 ,潜在的市场需求被激发,国内运动医学市场迎来更为迅猛的增长。2015年至2021年我国运动医学市场规模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.4% ,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9亿 ,其中关节镜占比超过一半 。
     
      国产丰富产品线 ,强化核心竞争力
     
      由于行业技术壁垒高、专利技术封锁等原因 ,目前国内运动医学仍处于进口垄断状态,以施乐辉、锐适 、强生和史赛克等为代表的国际巨头长期占据国内90%以上的市场份额。这些公司都是综合性极强的骨科企业 ,其产品线布局广泛,几乎涵盖了运动医学各产品。
     
      国产企业仍处于发展起步期,不过行业内也已涌现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,如以凯利泰、春立、大博等为代表的传统骨科企业,以及北京天星、瑞朗泰科、德美医疗等创新企业。众多企业在产品布局上建立多类别产品体系 ,持续研发投入,逐步取得市场份额 。
     
      部分运动医学企业产品线布局
      
     
      其中天星博迈迪是目前布局最全面的运动医学企业,已有peek内外排锚钉、金属锚钉、全缝线锚钉、固定袢板、可调节袢板、peek带鞘界面螺钉、半月板全内缝合系统、半月板双针、刨削动力系统、刨刀等100多种产品通过nmpa批准上市,其第三代可吸收界面螺钉 、可吸收锚钉是在国内第一个上市 ,且是唯一可吸收产品。
     
      运动医学,成资本追逐的“香饽饽”
     
      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 ,嗅觉敏锐的资本也开始重点布局运动医学赛道。除了近期完成融资的天星博迈迪外,据不完全统计,2021年共发生了7笔融资事件 。
     
      2月9日 ,德美医疗完成近1.5亿元人民币e轮融资
     
      4月19日,瑞郎泰科完成近亿元a+轮融资
     
      4月27日 ,万洁天元获得逾亿元战略投资
     
      5月1日,苏生生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
     
      7月7日,纳华生物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+轮融资
     
      8月2日,锐健医疗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
     
      11月11日,拜锐生物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
     
      在资本的助力下 ,运动医学创新企业也将迎来更快速的发展 。同时在技术提升 、政策支持的背景下 ,国产运动医学必然迎来更高速发展,产品加速国产替代已成必然趋势。

    版权所有 © 江西500国际医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2001572号-1





  •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