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500国际





  • 搜索
    春季养生九个小常识

    发布时间:2016-04-18 浏览次数:800

     春季养生常识有哪些?春回大地 ,万物复苏,人也变得活泼精神起来,春季是一个美好的季节,也是养生的好时节。想养生 ,就必须知道一些养生常识。那春季养生小常识具体有哪些呢?下面就跟小编去了解一下 。

    1、防风。

    在中医中,春季为风邪主令 。而“风为百病之长”,风邪是外来致病因素的第一位。

    专家介绍,春季人体阳气生发,肌肤腠理疏松开放,容易被外来风邪所侵,引发外感病症如上呼吸道感染 、流行性等。“这在中医中都属于温病的范围,正是春季的高发病。”

    “外风”之外,还需防“内风”。张勇介绍,风气痛于肝,肝阴不足或肝失所养,都会诱发肝风。肝风内中或肝风上扰 ,则容易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病。

    2、防寒。

    乍暖还寒时候,气温上下波动较大,初春防寒尤其重要。专家介绍,一防外寒,外界气温变化寒气入侵,易引起感冒等疾病;二防中寒 ,即为寒气所伤。“含伤阳,心属阳 ,寒气入侵,心脏首先居之,因此,早春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。”

    3 、春季宜养脾胃。

    肝属木,脾属土 。春季肝气上升,则使肝木过旺而克制脾土,抑制脾胃消化功能 ,因此春季养生 ,也需要注意脾胃的调养。“尤其是那些有慢性或肠胃功能长期不好的人 ,在这个季节调养脾胃 ,对一整年的健康都很有帮助。”专家说。

    4 、春季宜养诸不足。

    经过漫长的冬天,人体的各个器官机能都消耗较多,加上春季阳气生发,容易造成阴阳不调的状况 ,出现阳虚症状。如脾阳虚者胃口不好 、大便溏湿、气若少神,肾阳虚者手足冰冷 、腰膝酸软等 。顺应自然界趋势,春天也是养诸不足的好时机。

    “养诸不足的基本原则,还是以补阳为主。”专家说,春夏养阳,也是老祖宗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养生要诀。

    5、温补阳气,忌酸宜甘。

    专家介绍,如今正值初春 ,寒气未退,依然可以服用一些温补食物,如韭菜、葱、姜等物,以补全身阳气之不足。

    但随着天气渐暖 、阳气渐升,温补可逐渐减少,转而多吃一些调和肝气 、营养心神的食物 。首先忌酸,因为酸性收敛,不利于阳气生发和肝气疏泄 。其次,可多吃一些味甘性缓的食物,如茯苓、山药、百合 、大枣等,能够起到缓和紧张烦躁情绪、养育心神、调畅情志的作用 ;地黄煮粥或枸杞煮粥服用 ,还可以起到补养肝阴、使肝气阴阳调和的作用;常按揉足三里,可调养脾胃;常按摩背部肝腧穴  ,可以滋养肝阴。

    6、防火。

    在中医理论中,肝脏的病理机制为多实少虚。如果春季调养不当 ,容易引起肝火上升。专家介绍 ,五脏相通 ,肝火上升也会影响到其他脏腑 ,引起心火 、胃火、胆火等,出现心烦易怒、夜梦惊悸;口舌生疮、牙龈肿痛、大结;口苦口干、胁肋胀满等不适症状。

    专家还提醒 ,阴虚体质的人群 ,在春天还容易出现虚火上升的问题 ,出现心慌 、、腰膝酸软等问题,因此也要防虚火 。

    7、适当春捂 ,少怒多喜。

    俗话说“春捂秋冻,不生大病”,防风防寒都需要做到“春捂” ,不宜过早换掉棉服,尤其是体弱多病者,不可骤然换上春装;此外 ,春天尽管温度开始升高,但柚子、梨等性寒的水果也该列入忌口名单,以免损伤脾胃阳气。

    8、注意休息、动静结合、忌动怒发火 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也是春季养生的要诀。

    “这些都可以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诱发肝风肝火,有助于阴阳协调。”张勇说。

    9、闲暇无事时可按揉太溪穴、涌泉穴,可以引火归元,清泻虚火。

    以上就是关于春季养生小常识,春季养生讲究防风防冻,适当春捂,最宜补肝补胃。春季养生小常识,十分实用,是你春季养生必不可少的指南。

     

    版权所有 © 江西500国际医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2001572号-1





  •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