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500国际





  • 搜索
    健康加油 饮食减油

    发布时间:2020-10-19 浏览次数:496

    前不久,国家卫生健康委 、中国疾控中心、中国营养学会、中华预防医学会 、中国烹饪协会等多部门共同发起了“减油”联合倡议 ,倡导全民减油节粮的健康文明理念 ,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。
     
     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晓光介绍,油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,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。1克脂肪产生能量约9千卡 ,相当于蛋白质或糖的2.5倍 ,是中热量的重要来源。
     
      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,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。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调查显示,人均每日脂肪摄入量80克,每日烹调油摄入量42.1克。如果每日油脂摄入过量 ,导致能量过剩,过多脂肪会贮存在体内,导致肥胖,增加糖尿病、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。
     
     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介绍 ,油脂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构成。脂肪酸按饱和程度分为饱和脂肪酸 、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。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多可导致人体血清胆固醇、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,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,会增加心血管风险 ,还可能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。单不饱和脂肪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油酸,它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天然油脂中 ,具有降低血糖、调节血脂及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的作用 ,有预防动脉硬化的效果 。膳食摄入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 、亚麻酸 ,都有保护血管、抗动脉硬化作用等,可能会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。动物油如猪油、黄油等含有饱和脂肪酸较多,且常含有胆固醇;而植物油如花生油、豆油 、菜籽油等则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。中华医学会主任医师郭立新提醒,日常烹调应少用动物性脂肪 ,选择植物性油代替,不同种类交替使用或同时使用,以做到不同脂肪酸的平衡。
     
      脂肪酸按空间结构分类为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。研究发现,反式脂肪酸可升高机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,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,影响心血管健康 ,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风险,并可能会诱发、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 。
     
      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中建议,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不超过2克。反式脂肪酸摄入主要来自人造奶油、油炸食品、饼干 、糕点等加工食品中 。高温烹调油  、植物奶油、奶精、起酥油等都可产生反式脂肪酸。日常膳食中要避免或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,少吃油炸食品和加工零食。
     
     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说,烹饪时多用蒸、煮、炖、焖、凉拌等方式 ,使用不粘锅 、烤箱、电饼铛等烹调器 ,均可减少用油量 。家庭使用带刻度的控油壶 ,定量用油、总量控制 。少吃油炸香脆食品和加工的零食,如饼干、糕点、薯条、薯片等。购买包装食品时阅读营养成分表,尽量选择少油食品。

    版权所有 © 江西500国际医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2001572号-1





  • XML地图